Search

楚門的世界-避疫居家.親子共讀電影系列之11
…..小時候看這本小說時,以為是個諷剌小說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楚門的世界-避疫居家.親子共讀電影系列之11
…..小時候看這本小說時,以為是個諷剌小說,依據真實世界裏的科技、技術與人民意向,社會不太可能變成「老大哥到處盯著你」的情況,想不到過了二十多年,資本主義社會反而比社會主義國家早一步進入「一九八四」的世界(因為資本主義社會比社會主義社會有錢及科技與商品化),除了到處都有監視器之外,我們所有的行為都被記錄著,使用任何卡片(信用卡、健保卡….)之後,所有的消費都會被永久記錄且保留下來,只要帶著手機,我們走過的任何路徑,都可以被追索出來(不一定要通話)。
  在數位時代裏,科技已大大提高資訊傳播、計算、存取的能力,換句話說,全面監控的可能性幾乎已經沒有技術的障礙,同時因為不同類型的資訊分析結果,這些資料,大到政府的決策,小到各部門各團體處理事物都具有愈來愈高的參考價值,因此也嚴重地影響到個人的隱私權。
  隱私權的討論,大概得先界定什麼資訊是我們可以透露出來的?在什麼條件下該透露出來?那麼資訊是我們可以嚴格由自己保有,別人無權干涉?
  有時候,即便是公開的資訊,比如在公開場合被監視器拍到的畫面,在街口被人用長鏡頭相機拍下,在用餐被人用手機偷拍,或者原來分散各地的個人及活動資料,比如我們的健康檢查,從小到大的學業成績,購買過的東西、報稅的資料、參加過的旅遊、搭乘過的交通工具……這些分散的資料若是整合在一起,可以形成新的關係,這些新整合分析,也許會揭露出我們不為人知且不願為人知的一面,那麼,這算不算隱私權…. 全文請見連結
https://vocus.cc/article/60aaea33fd89780001ab2a7d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